小池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:1、学会本课生字,认识新偏旁“口、女、鱼”,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。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3、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,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,初步诱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池教案热门,供大家参考。
小池教案 第1篇
教学要求:
1、学会本课生字,认识新偏旁“口、女、鱼”,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3、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,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,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:
正确抄写本课的字词;
通过朗读感受水不同状态带给人的美感享受。
教学准备:
动画、挂图、生字卡片。
教学时间:
三课时。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复习旧知,导入新课。
1、什么叫池塘?
2、板书课题:看到这个课题,想提出什么问题吗?
二、初读指导
1、看图,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?(学生交流。)
书上的图画的是什么?说说你对池塘的感觉。
2、过渡: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小池塘的。
3、自由读课文,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。
4、检查自读情况:
(1)出示词语,正音:
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珍珠鹅
(2)了解词语理解情况。
动作理解“吹气”;
看图理解“芦苇”;
水波:水的波纹;
(3)学生自主识字记字。
出示生字:波姐鲜只
比一比,看谁记得又快又多。
学生自由讨论。
教师用象形法记“气”。
学生书空“吹”的笔顺。
三、作业
1、认读生字词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检查:
1、听写生字词: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
2、听写偏旁:口字旁、鱼字旁、女字旁。
3、学生朗读课文。
二、继续初读指导。
1、自由读课文,给各段标上序号。
2、交流:你读懂了什么。
三、精读训练。
1、精读第一自然段。
(1)自由读第一自然段,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,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。
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:
“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,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”说明池塘的水很清。
启发理解“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,小池塘就醒过来了”。
(2)指名学生口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。
(3)默读第一自然段: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,放声读一读。
(4)指名朗读全段。
2、精读第二自然段。
(1)自由读,说说你读懂了什么。
(2)学生交流。
(3)结合学生的交流,归纳:这四句话都是打比方的句子。这样写,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(4)默读第二自然段,把这一段话画成一幅画。
(5)小结:这一段共四句话,从白天写到夜里,从天空写到池塘,你觉得池塘怎样?
(6)指导朗读。
3、精读第三自然段。
(1)指名读。
(2)“五彩”指颜色多而美,为什么说“小池塘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”呢?
朗读全文,学生质疑。
四、作业
练习背诵课文,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课文内容的。
第三课时
一、复习检查
1、指名读带“像”的句子。
2、如果你站在小池塘的边上,你会说些什么呢?
二、背诵指导
1、指名背诵。
2、交流背诵的方法。
3、练习背诵课文。
三、写字指导
1、出示生字:气只吹波姐鲜
2、想一想,写这些字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?
学生交流,教师归纳:
“气”第四笔是横折斜钩;
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上方。“女字旁”的一横改成提。
3、教师范写,学生按笔顺描红。
四、课堂练习
1、抄写生字。
2、填空:
( )的眼睛 ( )的气球
( )的珍珠 ( )的小船 ( )的世界
( )的外衣 ( )的娃娃 ( )的池塘
3、背诵课文。
板书:
睫毛
白云 白鹅
太阳 小池塘 气球
月牙 大眼睛 小船
星星 珍珠
五彩的世界
小池教案 第2篇
设计意图:
大班孩子能多表达诗歌的具体内容,但对于作品美的欣赏还有所欠缺,根据这一特点,指南中指出: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,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者韵律,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。”
活动目标
1、播放图片及相对应的诗歌内容,幼儿能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
幼儿大胆朗诵诗歌,交流讨论,感受诗歌的美
3.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,创编诗歌
活动淮备
1、相关图片和诗歌内容图片:
2、小池塘的头饰
活动重点 幼儿大胆朗诵诗歌,交流讨论,感受诗歌的美
活动难点 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,创编诗歌
活动过程 播放图片及相对应的诗歌内容,幼儿能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
导入:师:小朋友,你的家漂亮吗?(幼儿回答)
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家门前都有什么?
(幼儿回答)
师:你想知道我家门前有什么吗?
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
结合图片学习诗歌,了解诗歌内容
(1)我家门前小池塘,
白天抱着金太阳,
小鸟和云彩,
都爱来照相.....
师:诗歌里都讲了什么呢,他们都在干嘛
(2)天黑了小池塘又是什么样子的呢
晚上太阳去唾觉,
池塘摇着银月亮.
小鱼和星星.
悄悄捉逃藏。
(3)师:柳树在干嘛(笑)
师:他为什么笑呢
我家门前小池塘.
白天晚上都漂亮.
难怪柳树整天乐.
沙沙沙沙笑声响。
幼儿大胆朗诵诗歌,交流讨论,感受诗歌的美
师:我们刚刚都学习过诗歌的内容了,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读一遍吧
(师生一起朗读)
师:谁愿意站起来戴着小池塘头饰给大家朗读一下呢,老师会给勇敢的小朋友发小红花贴花哟
师:小朋友真棒,朗诵的特别好,特别准确。那小朋友最喜欢诗歌的那一段呢?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、(幼儿回答)
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,创编诗歌
师:小朋友刚刚都表现的特别好,那么任务来了哟
小朋友们和同伴讨论并创编出属于自己的诗歌
活动结束
老师会把大家创编的诗歌都记录下来,贴在我们的墙报上,让其他班的小朋友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,特别优秀
活动延伸
开展诗歌展示会,请小朋友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,大胆展示自我,锻炼小朋友的胆量和能力。
小池教案 第3篇
活动目标
1.观察图片理解诗句的内容,了解古诗的意境。
2.通过欣赏古诗,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。
3.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《小池》的感想。
4.理解古诗内容,能认真倾听,有良好的倾听习惯。
5.理解古诗所用的比喻手法,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。
活动准备 古典音乐,图片。
活动过程
一、导入
启发性谈话:小朋友,谁会背古诗呀?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好吗?
今天,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新古诗《小池》。
二、展开
1、出示课件,引导幼儿观察、讲述,理解古诗的意境。
(1)图上是什么地方?(小池塘)
小小的池塘边有什么?
(泉眼、树阴、小荷、蜻蜓),
从这幅图上,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吗?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?
教师:诗人在炎热的夏天,来到小池边,泉水在悄悄地流淌,树荫倒映在水面上,
一只飞来的蜻蜓站立在嫩嫩的荷叶上。
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,诗人就提笔写下了这首《小池》。
2.示范朗诵,讲解诗意,介绍作者。
(1)教师朗诵古诗。
提问:古诗的名字是什么?这首是共有几句?
小结:很久以前古代诗人写的诗就叫古诗。古诗的诗句简练,朗诵起来也非常上口。
(2)讲解诗意,学说诗句。
泉眼悄悄无声是爱惜细细的流水。泉眼:泉水的出口。惜:爱惜。细流:细小的流水。
树荫倒映在水面上是它喜欢晴天柔和的风光。照水:倒映在水面。晴柔:晴天柔和的风光。
小小嫩嫩的荷叶刚露出紧裹的叶尖。尖尖角:指刚出生的、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。
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。
(3)介绍古诗作者。
杨万里,南宋诗人,是我国古代的写诗做多的作家之一。
他的诗以描绘山水风光、自然景色为主,朴实清新,流畅自然。
3、欣赏录音,学习朗诵。
提问:刚才录音中是怎样朗诵古诗的?你能试着像古人那样朗诵古诗吗?
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朗诵。
4、配上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。
三、结束部分
教师小结,请小朋友想一想,如果你是一位画家,读完这首诗,你会想怎么画诗中的景色呢?回家之后把它画下来好吗?
古诗:小池
杨万里
泉眼无声惜细流,
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
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教学反思:
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,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:泉眼、树阴、小荷、蜻蜓,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,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、树阴与池水、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,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。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,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。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“词语开花”的经验,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,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,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。
小池教案 第4篇
教学目标:
1、多种方式识识记“泉”、“流”等7个生字,学会写“尖”字 。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诵读古诗。
3、图文结合,初知古诗大意。
教学重难点:
认识7个生字,通过吟诵古诗,发现古诗之美
教学准备:
课件、字卡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
1.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,说说你看到了什么?
2.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。
3. 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,并写成了一首古诗《小池》。
4. 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
【设计意图:本环节的设计,从让学生看图片,直观形象的方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本首古诗兴趣】
二、初读感知,趣味识字
1.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。(读古诗要求:读准字音,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)
2.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?(荷叶、泉水、蜻蜓等等)
3.(哇,古诗写得这么美,老师也想来读一读)教师示范诵读《小池》。
4.(1)出示泉眼的图片,泉水的出口叫泉眼,带学生诵读“泉”。强调拖长音。给生字泉找朋友:泉水、清泉
(2)继续出示“流”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,并看图片,出示带平声符号“流”字,带学生诵读,强调拖长音。
(3)带学生诵读“泉眼无声惜细流”
5.带学生诵读“树荫照水爱晴柔”
猜字谜:把矛放在树上。
识字:柔 诵读“柔”
识字:爱 爱:爱心、关爱
6.带学生诵读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
(1)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,识字:荷,带学生诵读,强调拖长音 (平声出示图片)
(2)猜字谜:露: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?
7.带学生诵读“早有蜻蜓立上头”
出示蜻蜓图片,诵读“蜻蜓”
8.(1)将平声字归类出示:泉、荷、蜓、才、池,带学生诵读,看这些字的声调,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,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,凡是平声,都要拖长音。再次诵读这些字。
(2)将仄声字归类出示:小、眼、有,带学生诵读,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,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,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。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。让同学们读小、眼、有。
9.教师示范诵读《小池》
(1)学生分小组读
(2)男女赛读
(3)指名读,教师相机评价
(4)全班齐读
10.玩游戏:生字回家
泉、流、爱、柔、荷、露、角、蜻、蜓
( )眼无声惜细( ),
树荫照水( )晴( )。
小( )( )尖尖( ),
早有( )( )立上头。
【设计意图:本环节借助图片与字理变化识字,识字也识平仄,利于孩子学习诵读古诗,多种方式诵读古诗,使诵读更加扎实】
三、看图猜诗句,理解诗意
1.出示一、二句古诗图片,让学生猜一猜。
2.教师诵读,学生跟着诵读。
3.出示三、四句诗图片,猜一猜。
4.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
5.理解“露”字:借图体会意思“长出来了、冒出来了”
6.理解“立”字
(1)小蜻蜓飞过来了,立在了荷叶上,你能给立换个词吗?
(2)指名表演:谁会做做“立”的动作?
7.诵读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”
8.写字,出现“尖”字,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,田字格的位置,注意“小”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。教师范写,学生练写。
【设计意图:本环节的设计,这首诗有画面感,再通过图片直观形象理解诗意,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】
四、总结全诗
1.教师吟诵《小池》
2.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,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。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,去观赏,去赞美。
小池教案 第5篇
教学目标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。
2、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。
教学准备:
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
1、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?春天到了,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?
2、过渡:春天多美啊,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郊游,想去吗?让我们一起唱着《春天在哪里》出发吧。
教师弹奏,学生全体起立唱歌踏步。
3、好了,我们来到了一片青草地。(贴小朋友的图)
小朋友,快看,你们看到了什么?
让学生认真看黑板上的图,说清图意。
二、学习课文
1、整体感知课文
(1)过渡: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,清清的小池塘显得格外可爱。小朋友,让我们轻轻地打开课本,一起来感受小池塘的美吧!
(2)自由读课文。
(3)指名分段读课文。
2、学习第一自然段
(1)小池塘中水波闪动,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,多美啊!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写的这个美丽画面,请小朋友们读读第一自然段,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,说说自己的理由,然后通过朗读,把小池塘的美读出来吗?
(2)学生自由朗读、指名读并进行评议。
3、学习第二自然段
(1)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,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,那在这只明亮的“大眼睛”里,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?请你接着读读第二自然段。
(2)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。
(3)谁来说说看?
(4)指名读课文。并把相对应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去。
(5)美丽的小池塘倒映出了白云、太阳、月牙、星星,还会映出些什么呢?昨天刘老师让小朋友来动手画一画,谁想来展示展示?
(6)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图,贴在黑板上,并用“倒映在池塘里,像”的句子说话。
4、学习第三自然段
你觉得现在的小池塘美吗?对呀,引读“美丽的小池塘,明亮的大眼睛,映出一个”——五彩的世界。
5、有感情地朗读全文。
(1)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,把小池塘装点得格外漂亮。让我们拿起书,把小池塘的美景看个够吧!
(2)齐读课文。
6、时间不早了,我们就要离开小池塘了,此时此刻,你想对小池塘说些什么呢?
7、在我们伟大祖国广阔的土地上,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,这需要小朋友用眼去观察,用心去体会,这样你会发现更多更多的美!
推荐访问:小池 教案 热门 小池教案热门 小池教案(热门5篇) 小池教案设计教学
【小池教案热门】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