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金达范文网!

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:对外开放

时间:2023-02-14 12:55:04 来源:金达范文网

①目的:吸收侨资、外资,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,进行现代化建设。1980年,我国在广东的深圳、珠海、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。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,对外开放的窗口,被称为一夜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:对外开放,供大家参考。

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:对外开放

  ①目的:吸收侨资、外资,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,进行现代化建设。1980年,我国在广东的深圳、珠海、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。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,对外开放的"窗口",被称为"一夜城"。作用: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。特区是个窗口,是技术的窗口,管理的窗口,知识的窗口,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,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。(经济特区的"特"的含义:坚持社会主义制度,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。)

  ②扩大:1984年,我国开放了广州、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;后开放了长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、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发区;增设海南经济特区,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。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。

  ③对外开放的格局:形成了"经济特区~沿海开放城市~沿海经济开放区~内地"的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。对外开放区已由沿海向内地发展。

  ④对改革开放的感想、启示:改革开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,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,发展才是硬道理,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等。

  ⑤歌曲《春天的故事》:"1979年,那是一个春天,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"---1979年那个""春天"的到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相关;"春天"指改革开放;

  "中国的南海边"指东南沿海;画了一个"圈"指经济特区。

推荐访问:现代史 知识点 对外开放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:对外开放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:对外开放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整理 初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总结

【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:对外开放】相关文章:

1.农村党总支存在的问题举例(2篇)

2.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(6篇)

3.军训典型事例描述(3篇)

4.内部控制规范与实际工作相结合(7篇)

5.写作能力不足自我批评(7篇)